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於教育水平和質量的追求也越來越高,近年來,出國遊學成了家長和學生追捧的熱門項目。業內人士表示,暑期海外遊學、夏令營等專業產品的選擇熱度逐年攀升,預計7月中旬到8月中旬將迎來遊學高峰。 出遊目的地以出境長線為主: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新西蘭等均被列入遊學熱門國家,備受消費者青睞。澳洲打工遊學 “美國東西海岸七大名校遊,學純美式英語”、“澳洲黃金海岸遊學夏令營,體驗不壹樣的澳洲”、“加拿大世界名校深度行,西方教學零距離接觸”……暑期遊學來勢洶洶,怎樣才能“遊”有所得?“遊”有所獲? 不同的遊學國家,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地方? 記者采訪了幾位業內大咖,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。澳洲遊學 遊學在美國 別讓遊學變旅遊“學”才是重點 很多去過美國遊學的孩子應該都有同感,出發之前信心滿滿,決心在遊學的近半個月裏強化語言。 而當踏上遊學旅程, 名校行變成了走馬觀花的遊, 回國之後也只有壹些名校留念的照片作為收獲。 長春啄木鳥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 資深留學專家徐嘉隆指出, 不少家長在選擇讓孩子去美國遊學時會跟風, 被行程裏面的名校和景點所吸引, 對於孩子究竟通過這次遊學學到什麽缺乏思考。其實,“學”才是重點,如果是真正意義進入課堂學習的這種遊學, 感受美國的教學環境, 這種模式還是比較有意義的。 “壹些準備去美國留學的孩子們來到我們這裏, 提及有過的美國遊學經歷侃侃而談, 而問及有什麽收獲時, 孩子們都表示在真正申請美國學校時並不是什麽加分項。”徐嘉隆老師表示,大部分美國名校遊,可以讓學生親眼看到名校的建築和當地的人文風情, 但對於申請美國名校並沒有太大幫助。 ★小貼士★ 三大類目標 請對號入座 啄木鳥教育徐嘉隆老師認為,可以將去美國遊學的孩子大致分三類,這三類孩子的目標不同,選擇的遊學或是暑期活動也有很大差別,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目標進行選擇。 首先,對於以“長見識、名校體驗”為目的學生,可以選擇帶有課程的名校遊學項目, 可以提高壹定的口語能力, 也可以通過體驗確定究竟是否適合美國的教育方式。 其次,以“提高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”為目的,可以為孩子選擇入住寄宿家庭的遊學營, 通過此類遊學讓孩子學會親力親為,懂得分享。 第三,是以“留學去美國”為最終目的家長, 壹定要選擇幫助學生背景提升為導向的課外活動, 像全球青少年領袖峰會、 奧林匹克機器人競賽, 以及國內國外的各種公益慈善活動, 這類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個人素質和組織、領導力,更是美國名校申請的“亮點”。 遊學在澳洲 多角度體會澳洲學習和生活的本質“遊學可以幫助希望了解西方教育的國內父母和同學們開拓眼界,獲得真實的第壹手資料,深入了解西方教育的精髓和比較東西方教育的不同,而不單單是去澳洲旅遊”。 科潤留學長春分公司澳洲部業務總監王恩會告訴記者, 在父母準備做出投資孩子幾年珍貴時間和相應大量金錢的抉擇時刻, 通過提前參加澳洲遊學,對西方教育體系、西方文化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,進而決定留學是不是孩子最好的選擇和出路。“花很少的錢和有限的時間來深入考察、體驗,避免留學幾年,浪費幾百萬的巨額金錢而學無所成, 並且毀掉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幾年時間和機會。 ” 王恩會建議去澳洲遊學的學生,可以從團隊合作、自我認知、特長發掘、發散性思維、演講能力等方面去體會澳洲的教育學習、 生活的本質。“每次遊學項目在結束前都會有成果展示演講, 幫助同學們通過自身和他人身上對比遊學前後取得的進步, 也讓同學們有機會學會自我肯定和欣賞同伴,互相學習,共同進步。 ” ★小貼士★ 寄宿家庭要多溝通 在遊學中和寄宿家庭的相處中,王恩會建議多花些時間與戶主和他的家人溝通,這會幫助孩子提高英語並了解澳大利亞的生活方式。“房東也會更加了解妳的文化、生活方式和喜好,這樣做會讓雙方生活很愉快。 有的家庭認為從冰箱或餐室裏自取食物不禮貌,請跟房東溝通。 如果對飲食有意見,請告訴房東妳的喜好。 作為寄宿家庭的成員,建議孩子幫助做少量家務,並保持房間幹凈整潔。 ” 王恩會提醒同學和家長, 澳洲的車輛行駛規則和中國正好相反,澳洲是車輛左行的國家, 因此穿行馬路時要“先看右、再看左”,然後再通過。 遊學在加拿大 三個安排了解原汁原味的加拿大 對於暑期遊學加拿大, 長春市實驗中學國際部張毛毛主任認為以下幾點要特別關註: 壹是關註課程安排, 是否可以去學校與當地學生壹同上課, 了解原汁原味的加拿大課堂,與當地學生分享學習經驗(暑期加拿大壹般學校都放暑假);二是關註住宿安排,是否住在寄宿家庭,可以了解加拿大人生活方式與文化,為將來更好地適應加拿大生活,鍛煉口語交流能力; 三是關註遊覽安排,是否有著名城市和大學遊覽,使妳初步了解以後目標大學的大致情況及城市人文環境。 可否旁聽大學壹些公開課,了解大學上課模式。 ★小貼士★ 選擇“遊”與“學”比例搭配科學合理的遊學項目 張毛毛建議家長, 要選擇優質的國際遊學項目,防止“只遊不學”的膚淺或“只學不遊”的枯燥,“學習要占據壹定比例, 而遊玩的設計也要配合學習展開, 這樣才能起到在遊中學、學中遊的遊學目的。 ” |